景县八旬母亲照顾患病儿子十四年

2016-01-19 16:13:14 来源:衡水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晓莉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景县安陵镇苏老家村80岁高龄的苗振英老人仍要每天天未亮就起床。捡拾柴火、点火做饭、照顾患病的儿子,这样操劳忙碌的日子,老人家已经挺过了14载。

    随着年事增高,身体状况急剧下降,苗振英照顾久病的儿子越来越力不从心。她还能不离不弃地陪伴在儿子身边多久,儿子的病因至今不明,未来的日子如何维系,这些摆在眼前的困难都成了苗振英老人最大的忧愁。 十几年前儿子意外摔伤

    走进苗振英破旧的老房子,映入眼帘的是黑黑的墙壁,灶台上的大锅还未来得及刷洗,冰冷的屋内只靠着一个小小的炉子供暖,平日烧火做饭全靠苗振英外出捡来的柴火。

    记者来到她家时,已经是上午9时半了,但老人家说,她和儿子才刚刚吃过早饭。“我每天天还不太亮就起床,出去捡点柴火开始点火做饭,吃完饭我和儿子都得吃药。”由于年事已高,苗振英老人的腿脚越来越不灵便,摔跤绊倒是常有的事,“我最怕有个三长两短,我有事了,儿子可怎么办啊。”泛着泪花的眼中充满了无助和彷徨。

    提起儿子的病,老人家更是伤心欲绝。苗振英说儿子苏新勇今年45岁,31岁那年,一天晚上外出,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倒了,从此,四肢麻木,腰背疼痛,而且,病情逐年恶化,以至于现在行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看着哽咽的老母亲,一旁的苏新勇很是心疼,他垂头丧气地说:“四年前,我还能拄着拐杖到处溜达,可是现在出家门都成了问题,只能长期躺在床上或者趴在这张高桌子上。娘伺候了我14年了,现在连大小便都要娘帮忙。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不但照顾不了老娘,每天还全指望着她生活。”

    老母亲挑起全家重担

    苏新勇摔伤后的第二年,妻子就和他离婚了,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原本完整的家也支离破碎,当时60多岁的苗振英感觉天都要塌了。“不管谁走了,我绝不能不管我儿。”强忍悲痛的苗振英老人,从此撑起这个家。

    为了治好儿子的病,苗振英四处打听,求医问药。起初,她带儿子到县城和市区的多家医院治疗过,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的医生说苏新勇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有的医院直接表明无法判定病因。时至今日,儿子的病还是无法确诊。“一来是没有钱医治和做康复,二来是一直找不到病因。”苏新勇面对自己的病痛一筹莫展。现在,他每天只能靠吃些止疼药和消炎药维持,每个月的药物支出是150元。

    苗振英患有高血压和轻微的心脏病,每日也需服药。虽然儿子有每月300元的低保,自己也能领到按月发放的50元养老金,但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的母子俩还是过得非常艰辛。为了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苗振英跟儿子挤在一张床上,每天儿子起床都要她拉拽。难以想象,一个走路都不灵便的八旬老人要用多大的力气才能拉起一个比自己重近两倍的人。这也许就是母爱的伟大力量,是这股力量一直支撑着苗振英老人走到现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感觉浑身酸麻,但现在谁也代替不了我,儿子全靠我一个人伺候。”老人家说,两年前,她的胯骨摔劈了,但为了照料儿子,她不得不拖着一条腿下床干活。如今,苏新勇只能扶着床边短暂地站立,吃饭靠较为灵便的左手,但是喝水时,由于端不动水杯,就要靠母亲喂了。

    耄耋之年 儿子成了最大牵挂

    平时一日三餐,苗振英母子几乎顿顿以玉米粥、馒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有白菜和咸菜吃就非常不错了。母子俩的实际困难,街坊们都看在眼里,大家有时会自发地为他们送点白菜或粮食。由于年久失修,苗振英家的房子四处都出现了裂缝,正房的后墙早就出现倾斜,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砌了两个半拱形的砖垛,用来支撑墙面。屋内的大裂缝只能靠纸糊住,勉强遮风。由于家境贫寒,苏新勇唯一的女儿初中未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如今,女儿常年在外地,干些家政保姆之类的工作,微薄的收入只能维系自己的生活,但只要攒下钱,也会寄回家中一些。苗振英还有一个女儿,但早已外嫁,生活也并不富裕,对于娘家的困难也是有心无力。

    苗振英这把年纪本应该是母慈子孝,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是现在,为了照顾儿子,她不得不省吃俭用,艰难度日。

    目前,苗振英和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确诊病因,得到医疗救助,“哪怕治疗到能自理的地步,也就不用老娘这么操心受累了。”苏新勇说。苗振英老人坦言,儿子是她最大的牵挂,有一天,她走了,谁还能不离不弃地照顾他。在此,本报也呼吁爱心人士或医疗组织能向这对可怜的母子伸出援手,成全一个老母亲的爱,挽救一个破碎的家。

    (衡水晚报记者 金莉莉 文/图)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